空调零售量,“韩”潮终结:三星LG在华空调业务全面收缩-三星LG
- 2023-07-21 15:04:20
- 24
1、“韩”潮终结:三星LG在华空调业务全面收缩:三星LG
韩系空调在华败退迹象日趋明显。 日前,《IT时代周刊》获得消息,曾连续6年获得全球销量冠军的LG空调已悄然退出中国市场,实体门店和网上渠道均难找到在售的LG空调。
本刊记者走访上海的国美、苏宁等主要门店,门店销售人员也表示“已经快2年时间不销售LG空调了”。而在苏宁易购、国美网上商城、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当当网等主要电商渠道,也难觅LG空调产品的影踪,甚至在天猫LG官方旗舰店中,也没有LG空调出售。此外,有媒体报道,LG官方的多名客服曾在不同场合表示,“去年LG空调就退出中国市场了。”
对于“退市”的传闻,LG方面迅速予以否认。据LG中国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他们的空调产品在天津苏宁电器的4个门店,以及五星电器位于常州和扬州的10个卖场中有售,在北京望京地区也还有一家专卖店。不过,LG承认在电子商务渠道已经“不再销售LG空调”。此外,包括空调在内的所有产品仍正常享有售后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在个别地方仍有销售,但对于庞大的中国市场而言,LG空调产品上述的销售网络已近乎退市,其空调业务萎缩至个别市场已成事实。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就认为,LG空调先后撤出了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的家电连锁门店、卖场,但目前没有宣布退出中国市场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消化现有库存,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维护品牌信誉和商家利益的考虑。
韩系巨头的空调产品在中国市场纷纷陷入“退市”漩涡。在此前的6月,三星空调就曾被爆出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当时有媒体披露三星在华唯一的空调生产工厂苏州工厂已全部停产。
分析人士指出,韩系空调退出中国市场传闻的背后,也折射出在国产品牌的强势夹击下,外资空调品牌在中国市场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的整体现状。
外资品牌陷困局
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至2006年,LG空调一直保持全球销量第一,一度是空调行业的霸主。但在2006年爆发的“翻新门”事件令其元气大伤。当时,LG被爆出从1998年开始一直在中国对废旧LG电子产品秘密进行大规模小作坊式翻修,这使其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迅速缩水,到2010年第三季度,LG空调的零售量仅占市场的0.21%,零售额占比0.32%。今年1-6月,LG空调在中国的零售量仅有2581套,市场零售量占比为0.04%。
对此,陆刃波指出,在今年家电企业普遍遭遇成本压力和销售困境的情况下,LG没有实质性的投入来扭转市场颓势。同时,随着国内空调企业在产能和质量上的不断发展,LG等外资的技术优势正逐渐消失。
“定位于高端的LG空调在三四级市场的空白又让其失去了一大部分消费者。综合多种因素,LG空调败走中国市场已是不可避免。”陆刃波说。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也认为,与本土品牌相比,日韩系等外资家电企业在中国市场已经不存在比较优势。“外资品牌在渠道、终端和消费者基础上都在减弱,在制造上更无法与中国本土企业相比,其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出现短板。”
业内人士表示,不管LG空调的退市传闻是否属实,都折射出外资品牌在中国家电市场“日子不好过”的现实。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多家外资品牌空调在华逐步收缩战线,变革销售渠道,其中日韩系品牌的利润失衡表现得更为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日韩系乃至整个外资家电品牌在定位、营销及渠道方面渐渐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面对市场空间的萎缩,东芝、三菱等日资空调品牌悄然由民用市场转战商用领域。其中三菱还在不久之前宣布已在北美建成车用空调系统新工厂,主要生产美国铁路列车用空调。上海日立集团则表示有意进军新能源汽车空调市场。
目前,中国的商用空调市场已基本形成了欧美品牌、日韩品牌、国内品牌三大阵营,这一领域的竞争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特点,一些老牌欧美企业尽管进入市场较早,发展也较为稳定,但近年来企业增长速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原因还是被国内企业抢占了部分市场份额。
“随着本土家电品牌日渐强大,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这在空调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家电专家刘步尘指出。
“国货”当道
伴随外资品牌衰落的是中国品牌的崛起,现在的中国空调市场已是“国货当道”。
数据表明,目前仅格力、美的、海尔三家国内品牌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即超过70%,加上格兰仕、TCL、志高等二线品牌,市场占比总和不低于90%,留给外资品牌的市场空间已不足10%。
洪仕斌指出,本土空调品牌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外资品牌在售后服务、渠道争夺上已经难以企及,加上制造成本、人力成本不断攀升,它们在中国市场发展的空间更是所剩无几,或许“忍痛放弃这块市场是最无奈也是最好的选择”。
他进一步指出,在家电制造领域,尤其是白电领域,由中国企业主导的局面已基本确定,国产品牌除了拥有高性价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渠道建设上的本土优势。
据了解,在国内的空调市场渠道上,基本形成了专业空调经销商(包括批发、零售)、家电大连锁卖场、综合电器终端、厂家自建的专营店等终端。外资品牌为了易于操作和管理,往往会选择单一的家电连锁卖场,而这种渠道主要集中在一二级市场,三四级市场则是专业渠道占主流地位,这使得外资品牌失去了一部分消费者。这几年来,随着一二级市场开始饱和,利润趋薄,国产品牌纷纷开辟新的战场,实施渠道下沉,而外资品牌受限于实施成本,它们在更为广阔的三四级市场几乎是空白。相比之下,格力、美的、海尔等本土品牌则已经做到每个乡镇平均有2家专卖店,全国专卖店总数均超过20000家。
另外,近年来国产品牌在家电高端技术上也日益成熟,尤其变频技术进步非常快,这就使得日韩系等外资品牌的技术优势被逐渐瓦解。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直以来外资品牌追求的是适度规模下的利润最大化,以合理的价格水平获取最大的利润空间。但是在空调行业,规模和渠道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竞争力。陆刃波即指出,LG等外资品牌如果坚持走“弃规模求利润”的路线,那么在一定的时间内,其彩电、洗衣机、冰箱等退出中国市场也将不足为奇。
刘步尘甚至预言:“继空调之后,不排除外资品牌的冰箱、洗衣机也将于未来两年退出中国市场。”不过他也提醒,外资品牌的退出客观上为本土品牌持续扩大份额提供了市场空间,但中国家电业尚未完成从“营销主导”向“技术主导”的战略转型,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与日韩等外资品牌仍有不小的差距。
2、为什么欧洲人很少装空调?难道是买不起?4个原因是关键
文:十夏
在众多的家用电器中,空调已成为人们家中必不可少的家电之一。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寒冷的冬季,空调都可以通过制冷或制热的方式为人们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而由于国内巨大的市场,也孕育出一大批生产空调的企业,例如格力、美的、海尔等家电企业。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1年白电市场零售额为1767亿元,同比增长13.3%;零售量为6575万台,同比增长4.4%。数据还表明,我国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为117.7台,全国空调的 社会 保有量达5.4亿台。
2021年,白电三巨头均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长。根据海尔智家财报显示,公司在2021年实现营收2275.6亿元,同比增长8.5%;归母净利润为130.7亿,同比增长47.1%。
美的集团在2021年全年实现营收3434亿元,同比增长20.2%;归母净利润为290.2亿元,同比增长5.5%;格力电器2021年实现营收1896.54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30.64亿元,同比增长4%。
不过,说到空调,它的发明者却来自美国。1926年,世界上第一台民用空调诞生,是由美国发明家威利斯·开利推出,并创立了开利空调。如今,开利空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暖通空调和冷冻设备供应商,并已出口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空调在日本的渗透率已超过90%,在中国仍然有一个庞大的市场空间,在美国也很普遍。纵观这些国家的人群,都与我国人民有着一样的想法,那就是,他们需要通过空调的辅助来调节温度较高和温度较低所带来的影响,以便换得舒适的生活环境。但是有一块地区却很少装空调,它就是欧洲。
根据相关数据,欧洲地区拥有空调的占比仅为6%。要知道,欧洲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21年,全球共有31个发达国家,其中23个来自欧洲。在人均GDP方面,欧洲地区也遥遥领先,其中卢森堡,瑞士,挪威和爱尔兰等国家更是名列前茅。
所以,欧洲国家的生活水平是非常高的,不可能买不起一台空调,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一酷暑畅销品在欧洲这么不受待见呢?
1.欧洲国家环保意识较强
由于空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对空气排放出很多气体,这种气体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城市环保事业的推动。即使是宣传为无氟空调,欧洲人仍然不愿意使用。
他们认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空调的使用无疑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了推动作用,这也是他们不能够接受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民众都不愿使用空调这一电器。
2.欧洲气候宜人,夏季温度不高
欧洲超过90%的人口居住在北纬40-56 之间,差不多是中国东三省的纬度。在北欧国家,夏季的温度通常不超过30 ,晚上甚至会下降到更低。例如,在英国伦敦,夏季的温度维持在18-20 ,非常舒适。即使在南欧的西班牙等国家,温度也很低。而在中国许多城市,一到夏季,气温基本上都在35 以上。没有空调就跟火炉一样,非常不舒服。
3.空调使用成本高
首先是安装成本,在欧洲安装一台空调的成本可能比买一台空调的成本还要高。例如在巴黎,在100平方米的家庭公寓中安装空调的成本可能在13300美元至17700美元之间(人民币9-12万元)。
这也只是早期阶段的成本,在空调使用的后期,各种因素引起的成本更高。其中巨额的电费和维修费,都成为阻碍人们使用空调的因素。在德国,一度电是2.5元人民币,比中国高得多。如果使用空调,其成本也会增加很多。最重要的是,安装并不容易,需要各个级别层层审批,还可能遭到邻居的反对。
4.美观问题
众所周知,安装空调都需要把空调外机挂在房子外面。但是,欧洲的大街小巷保存的很多中世纪流传下来的 历史 建筑。如果安装了空调,将极大地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为了保持建筑的原始外观,通常会选择不安装空调。
还有就是欧洲人热衷于户外活动,他们不喜欢呆在家里,而且喜欢度假,夏天假期又长,根本就不需要空调在家里避暑。并且,长期使用空调坏处也不少,不仅不利于环境,还可能得空调病,对身体也不是很好。
总而言之,良好的气候、较强的环保意识、高成本是他们不愿安装空调的主要原因。事实上,空调的确实消耗能源,也确实不够环保。真正的 健康 应该是吹自然风,只是相比空调我们并没有找到一个更合适的环保避暑工具。
3、2022年格力第四季度空调销售量如何
2022年格力第四季度空调销售量挺好的。2022年立式空调销量最好的还是大家熟悉的格力,空调市场全渠道销量5714万台,同比下降3.3%,销额1969亿元,同比增长0.3%。
4、2022年双十一格力美的空调销售额
2022年双十一格力空调销售额13亿元。美的空调销售额128亿。销售额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服务,从购买或接受应税劳务方或服务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但是不包括向购买方收取的销项税额以及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5、空调市场分析报告
空调产量有所降低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0-2016年我国空调产量较为稳定,2017年-2019年,受库存、天气,以及三四级市场需求提升的影响下,我国空调产量不断增加,2019年空调产量达到顶峰为21866.2万台。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空调产量达到21064.6万台,同比下降8.3%。2021年,经济有所好转,1-11月空调产量为19741.4万台,同比上升11.4%
2020年空调销量情况有所下降
2016-2020年中国空调国内销售量呈波动变化,2018年空调销量达到顶峰,为15174.8万台;受疫情影响,2020年空调国内销售量为14146.4万台,同比下降6%。
线下渠道空调销量较高
从空调产品目前的销售渠道看,主要分为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两种,目前,线下仍是空调销售的主要渠道,2020年空调线下销售额占比为56.21%。线上渠道销售额占比为43.79%。
空调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
2016-2020年,中国空调产销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7年,我国空调产销率最高,达到80%;2018年开始,空调产量不断上升,销量呈下降趋势,产销率随之降低。2020年,中国空调产销率下降到67%,我国空调行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
空调销售规模达到1545亿元
据AVC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空调销售额呈波动趋势,在2018年销售额达到峰值之后,2019年空调销售额有所回落。2020年空调销售额为1545亿元,同比下降21.9%。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制冷、空调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导语:2014年,中国空调市场的分析报告详细地对中国空调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空调市场分析报告的内容。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空调市场分析报告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2014年空调市场的分析报告,大家通过这份报告是否对现在的空调市场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呢?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